實踐項目 返回列表

顧明遠:加強教師隊伍建設,實現教育現代化

2023/2/6 20:41:04

自古以來,我國就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,荀子說“國將興,必貴師而重傅”。

未標題-1.png

圖片

黨的十八大以來,黨中央特別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。2018年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》指出:“百年大計,教育為本;教育大計,教師為本?!辈⑻岢隽恕敖處煶蔀樽屓肆w慕的職業”的政策目標。2019年教師節,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祝賀節日,并寄語教師,不忘立德樹人的初心,牢記為黨育人、為國育人的使命。


改革開放以來,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,逐步探索出了一條堅持黨的領導、以師德建設為核心、不斷提升質量和崗位吸引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師隊伍建設之路。但也要看到,隨著各級各類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,教師規模不斷擴張,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發展不平衡、不充分的問題。有些地方教師待遇還是不能得到很好地保障,有些地方教師質量還不達標,也有些地方很難招聘到合格的教師。特別是中西部鄉村地區,那里教師招不進去,留不住人。2021年中央撥款300億支持農村教育的發展,本人認為這筆錢應該放在教師隊伍建設上,以加大公費師范生的教育,加強農村教師的培訓,提高鄉村教師育人的專業水平。


1

改變教師培訓灌輸的方式

首先,教師培訓要改變過去那種灌輸的培訓方式,要培養教師的專業思想,使他們愿意當教師,熱愛教育工作,熱愛兒童。其次,要讓他們懂得教育的規律、教育的法律法規,有正確的教育觀念、良好的師德。再次,要培養他們教書育人的能力,掌握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,能夠把課上好。另外,除了國培計劃、省培計劃以外,可以采用多種形式把城市的優質資源輸送到農村:一是省級市級之間的交流與幫扶,要像扶貧工作一樣,由一個發達省或市幫扶欠發達省的教育;二是由市一所優質學校,幫扶市屬縣里鄉村的教育,不是一時一事,而是長期的幫扶,幫扶的縣、學校約定合同計劃,長期幫扶。


例如,石家莊外國語學校,他們就幫扶石家莊市6個貧困縣的教育,到2021年為止已經9年了,6個縣的教育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;三是采取一校一對一的模式,由一所優質學校幫助一所鄉村學校;四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,把優質課堂輸送到農村,如成都七中的模式,把課堂教學在線上與鄉村教師同步進行,不僅學生聽到了成都七中的課堂教學,還提高了當地教師的教學水平;五是2020年北京明遠教育書院開展了“好課燎原”活動。


每個月由老教師和年輕教師開展同課異構,上同樣一節課,由專家點評,開展討論,深入挖掘課程和教材的本質,改進教學方法,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,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年輕教師。


2

在教師隊伍建設中改革教師評價制度

2020年10月中共中央、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《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改革方案》),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、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,對教育改革有重大的意義?!陡母锓桨浮诽岢鲆母飳W校評價、教師評價、學生評價、用人評價。這幾方面評價的改革,歸結到一點就是要著力破除唯分數、唯升學、唯文憑、唯論文、唯帽子的頑瘴痼疾,建立科學的、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評價制度和機制。


《改革方案》對教師的評價制度改革有著重要的作用,因為對教師的評價最終都要落實到教育教學上?!陡母锓桨浮穼Ω母锝處熢u價的要求是: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,突出教育教學實績,強化一線教學工作?!陡母锓桨浮诽岢?,要改進結果評價,強化過程評價,探索增值評價,健全綜合評價,這四個方面對教師評價非常重要。


在對學校、對教師進行評價過程中,應該重視過程評價、綜合評價,特別要重視增值評價,鼓勵進步。記得四川的李鎮西老師曾經講過,能夠治好疑難病癥的醫生就是好醫生,但是教師在所謂名校中教優秀學生可以成為名師,在薄弱學校中把所謂“差生”教好的卻成不了名師,這顯然是一個悖論。因此,對學校和教師進行評價應該重視增值評價,從發展中看學校和教師的進步。對教師的評價要根據教師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價,例如,對老教師和青年教師的評價就不應該一樣,要重視青年教師的進步和提高,既要嚴格要求,又要重在鼓勵,因為對教師評價的目的是促進教師的發展。


3

什么樣的教師是好老師

什么樣的教師是好老師?習近平總書記已經給我們提出了四個標準。2014年在北師大師生座談會上他講到,一名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、道德情操、扎實學識、仁愛之心。教師首先要有理想信念,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,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。在教育教學中切實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教育的全過程。


有理想信念、道德情操

教師本身就應該有高尚的師德師風。師德本來就是教師專業化的一部分,核心就是敬業愛生。教師是用自己的知識和才能、品德和智慧影響學生。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學生眼里,被學生所模仿。這種影響是長遠的,有時教師不經意的、無心的一句話,恰好說到學生心坎上,他會記一輩子,所以,教師的言行要慎之又慎。


教師的任務是傳道授業,既是經師,又是人師,教師是塑造靈魂的工作。教師的職業不僅是傳授知識,而且要育人,要把學生培養成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紀律的人。教師本身就應該有高尚的師德師風。教師的作用在于用自身的品德和才能影響學生,而不是像其他職業那樣需要特殊的工具。


有扎實的學識,善于引導學生

教師要掌握所教學科的知識體系,要掌握教育規律,同時還要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、創造思維的引路人。過去我們常說,教師引導學生從未知到知、從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?,F在,教師是要引導學生從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,去探索,去創新,構筑美好的未來。


樹立以學生為本、學生是主體的觀念

教師的作用恰恰就在于啟發學生的主體性、主動性和積極性。也就是孔子說的:“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”。教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需要,幫助學生設計適應他發展的學習計劃。因此,新時代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設計者、指導者、幫助者和共同學習的伙伴。


教育的對象是生動活潑的學生,要使學生的潛能得到發展,就要以學生為主體,發揮學生的積極性、主動性和選擇權。我們常常低估了學生的能力,其實教師解決不了的問題要交給學生,往往很快就能解決。我們要平等、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孩子,不要把孩子分為三六九等,相信他們將來都能成才。


教育是仁愛的事業,沒有愛就沒有教育。要做一名真正熱愛孩子的好老師,對教師的職業要有正確的認識。教育的對象是人,是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兒童,而不是無生命的物質。教育關系到民族的未來、家庭的幸福、學生個人的成長。學生具有主觀能動性,而且千差萬別。要把每一個學生培養成才,就要研究學生成長的規律,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。要做一名愛學生,受家長歡迎的好老師,要對教育的本質有正確的認識,要認識學生成長的規律,科學育人。


把課堂教學作為立德樹人的主渠道

教師要上好每一節課,教好每一個學生,課堂是主渠道。教師要深入研究課程和教材,改進教學方法,提高教學質量?,F在學生課業負擔很重,如何改變這種狀況?如何減負?提高課堂效率是根本。如果教師把每一節課上好,讓每個學生都能學懂學會,課業負擔就能減輕。也只有上好課,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,受到學生的尊重。


堅持學習,終身學習

現在的教師工作很辛苦,但好老師的專業培養需要較長的時間,除了學習理論,還特別要重視在長期歷練中學習,同時通過讀書,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,產生教育智慧,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,這一點尤為重要,要活到老,學到老,終身學習。


未來教育最大的變革,是從教師的“教”轉變為學生的“學”,人機互動創造出新的教育模式、新的學習方式。我們每個教師都要擁抱變化,勇于迎接挑戰。面對新的挑戰,最好的辦法是學習。首先,在實踐中學,向別的教師學習,學習他們的長處,比照自己的不足,不斷改進;其次,向書本學習,學習教育專業的書籍;其三,還要跨界學習;最后要放下架子,向學生學習,這就是所謂的“教學相長”“向學生找智慧”。只有這樣,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,才能應對信息社會和人工智能時代帶來的挑戰,做一名真正的好老師。

總之,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、人才觀、學生觀和質量觀是根本;在深化教育改革的過程中,提高對教育工作的認識,提高教師育人的能力是關鍵。只有這樣,才能實現教育現代化


來源丨《河北師范大學學報》

作者丨顧明遠,當代著名教育學家、新中國比較教育學科奠基人、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、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、博士生導師